【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】大秦帝国“地下军团”如何“重获新生”
六王毕,四海一。秦始皇横扫六合,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——秦朝,并采用大秦三皇之“皇”、五帝之“帝”,构成“皇帝”,自称为“始皇帝”。1974年,大秦帝国的辉煌历经2000年时光后,被人揭开了冰山一角,但仅这一角便已震撼世人……
“从文物里读懂中国”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活动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。
7月10日,“从文物里读懂中国”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活动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,在这里,一起感受秦王朝的霸气与荣耀,品读秦始皇留给后世的珍贵“信笺”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大秦朝,威武雄风藏于地下
恢弘霸气的兵马俑坑中,排列着数以千计的陶俑,他们与真人大小无异,还原了一支攻坚克敌的大秦军队。陶俑平均身高1.8米,是历代帝王陵墓当中唯一按照1:1的比例制作而成的,三个俑坑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。这样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,在世界雕塑史上绝无仅有。
秦始皇帝陵位于骊山北麓,陵园面积约为56平方公里,陵区已发现各类陪葬坑、陪葬墓等600余处。在秦始皇帝陵封土核心区域,发现了各类陪葬坑大约180多处,包括著名的铜车马坑、珍禽异兽坑、文官俑坑、百戏俑坑、石铠甲坑、青铜水禽坑、大型和小型马厩坑等。
兵马俑身上有鲜艳的色彩。
据《史记》记载,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,大将章邯监工,修筑时间长达38年之久。兵马俑是修筑秦陵后期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的。
1974年3月,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秦兵马俑被发现。三个俑坑全部发掘可出土陶俑、陶马近8000件。陶俑大到身体结构小到须发眉毛,都精雕细刻一丝不苟。仔细观察,每一件兵马俑的姿势、神态、脸部表情、脸型、胡须、手纹、指甲盖完全不同,代表每一件俑在制造之时,是模塑结合制作完成的,躯干和四肢是模制的;服饰、五官、胡须和头发是以纯手工雕塑的,按照古人真实模样,一笔一划地刻出来。
大秦雄风。
在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时,专家们发现,在俑的腿部、铠甲和战袍的隐蔽处还刻着文字,写着制作时间、工匠姓名和籍贯……
从陶俑的脸部,能判断出他们的年龄及性格特征、原来居住的地域,这些陶俑有南方人、有北方人,有汉族人,也有少数民族人。从他们的形象看,有中年人,有十几岁的少年,也有额头上有皱纹的老者,这说明有些人已经远远超过了秦国服兵役的年龄。
秦始皇为什么要做这么多陶俑给自己陪葬呢?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介绍,这源于古人的生死观。
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为记者们讲解兵马俑保护工作。
“他们认为人死只是肉体死亡,灵魂不灭,而是要到另外一个世界生活,所以尽可能将生前拥有的带到地下世界。”田静说,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残酷的人殉制度,春秋战国时期,随着社会的进步,人殉制度废止。秦国于秦献公元年(公元前384年),正式废止人殉制度,但他们依旧相信灵魂不灭,认为陶土、木头、石头或金属做成的偶人埋在地下同样可以侍奉他们的灵魂,尽管制作这么多陶俑、陶马也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,但与用活人殉葬相比,这也算是社会的一大进步。
除此之外,俑坑内还出土了大量青铜兵器,有剑、铍、矛、戈、戟、殳、弩机以及箭镞等。大部分兵器历经2000多年依然锋刃锐利。
新时代,大秦文物“重获新生”
文物历经两千年,为我们“讲述”大秦故事。为了让它们更完整,更“健康”,文物修复者们使出浑身解数,让它们“重获新生”。
2009年至2022年,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,发掘面积约400平方米。共清理陶俑220余件,陶马16匹;战车4乘、鼓2处、鼓槌1处、漆盾1处、笼箙3处;兵器柲多处、弓弩箭箙多处;车马器、兵器、生产工具等,共计千余件(组)。此外,秦始皇帝陵的彩绘保护与文物修复工作也有了新进展,从2010年至今已修复陶俑140余件。
修复中的兵马俑。
在一号坑西端的修复现场,记者们可以看到文物工作者现场修复保护兵马俑场景。
陶片从遗址上提取出来,就近在试拼区进行初步拼对、研究,然后移到修复区进行修复。陶俑残片的粘接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。先粘接好脚踏板,之后是脚、腿、身体,最后是头。每一阶段拼对施胶后必须用专用工具和捆扎带固定,等待粘接剂凝固。粘接残片的粘接剂必须可逆,也就是说等到某一天粘接剂老化了,不再有粘性了,可以随时去除掉,用另外一种粘接材料取代。
不是每一件陶俑都能找到所有残片,修复区有大量残缺的陶俑,小缺损、裂缝自然表露,既有历史的沧桑感,又容易再次处理。为了更好的陈列展示,文物保护人员会根据对称原理用陶粉加胶对残缺部位进行补配。
“陶俑身上挂着一个小卡片,上面有两行号码,一个是它的藏品号,另一个是考古编号,表明陶俑出土时的位置和序号。另外,陶俑在修复保护完成后,工作人员会将它们的信息和修复内容记录下来,每一个兵马俑都有一本厚厚的档案。”田静说。
新的发掘证实,每一件陶俑的头发颜色、肤色和服饰颜色不完全相同。头发颜色有的漆黑,有的棕褐;脸、手、足等暴露部分的肤色,或粉红,或肉红,或骨白,甚至眼仁虹膜部分,不同个体也有差异,暗红、漆黑,淡棕等诸多变化。其中有一件陶俑的下眼睑还用细笔描绘出根根睫毛。服装残留的颜色多数已经脱落在淤土上,有红、绿、蓝、紫、青等,经过色块对比,俑坑中已发现17种不同的色彩,尤其是紫色、蓝色非常珍贵。
兵马俑一号坑游人如织。
现场记者十分关心兵马俑的彩绘保存和修复工作,陶俑发现后颜色是否就发生了变化?田静解释,秦朝的工匠们先在烧好的陶俑身上涂一层生漆,然后再在生漆层上涂上各种鲜艳的颜色。时隔2200年,陶俑、陶马在出土时,颜料层和生漆层均已老化,尤其是生漆层对湿度非常敏感,出土后如果外部环境较为干燥,几分钟内生漆层就会剧烈地收缩、龟裂、起翘、卷曲,继而连带着彩绘一起脱离陶体。
“现在令人欣慰的是,陶质文物彩绘保护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我们对陶俑残留的彩绘层使用抗皱缩剂和加固剂联合保护的方法,然后缠上保鲜膜,待彩绘层稳定后再将保鲜膜取下,彩绘就能保存下来了。”田静说。
未来网记者谢青说:“这次来到兵马俑,了解到了更多修复兵马俑的细节,让我感到修复兵马俑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事情,文物修复师真的令人钦佩。他们利用新技术,新工艺,不仅让兵马俑的文化价值及其科技工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,也弘扬了传统文化,我也会在报道中加入修复文物的精彩故事,让更多人了解到秦始皇陵博物院文物修复师高超的修复水平。”
标签:
为您推荐
-
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(记者孙博洋)9月16日至17日,中国质量(杭州)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。在16日举行...
2021-09-18